眼周長「粒粒」「肉粒」「油脂粒」「肉芽」? 究竟是怎麼回事? 一文教你分清楚! (附上去除方法)

除了眼紋、黑眼圈、下垂之外,眼周皮膚還有一個惱人的問題: 「油脂粒」。

幾乎每星期都會有客人/讀者問: 我眼周長了油脂粒,如何去除?

脂肪粒,一般指長在眼睛周圍的黃色/白色突起物。但是,不是所有眼周的脂肪粒都一樣的!

所以首先要先搞清楚一點,眼周那些所謂「脂肪粒」是什麼?

這些突起物可以是

  • 扁平疣、
  • 汗管瘤、
  • 皮脂腺增生、
  • 黃斑瘤、
  • 粟粒疹,

(還可能是粉刺、毛囊角化、溢脂性皮炎等)

每種成因都不一樣,去除方法也就不一樣。

 

扁平疣(warts)

扁平疣是由病毒引起,具有傳染力,會透過接觸傳染。如果手摸到臉上的扁平疣,又碰到臉部其他部位或四肢,就可能因此長出更多扁平疣;皮膚有傷口的地方尤其容易被傳染。(所以, 「粒粒」不能亂擠, 有可能愈擠愈多! ) 和粉刺相比,扁平疣摸起來較平坦,大小通常為<1mm,多為膚色。

扁平疣的治療包括冷凍治療、激光、電灼等,也可以塗抹藥膏 (水楊酸、A酸、免疫促進劑等)

 

汗管瘤(Syringoma)

汗管瘤通常會呈現很多顆膚色的、圓形的、平滑的小丘疹,通常1-3mm大小。

汗管瘤真的是汗管細胞組成的良性腫瘤,天氣熱的時候,汗液分泌會堆積,令「粒粒」看起來好像變大了。

醫生通常會使用冷凍、電灼等方法去除。但是汗管瘤的組織是長到真皮層內的,所以如果治療太淺,會沒效果,而治療太深,又可能會產生疤痕,所以要好好去除是非常困難的! 可以試試以激光磨皮的方法: 用分段式二氧化碳激光在皮膚上作多次治療,可有效去除已發生的汗管瘤,且不留下疤痕。

皮脂腺增生 (Sebaceous Hyperplasia)

皮脂腺是位於皮膚真皮層的腺體,平時不容易看出,當皮膚變薄則可見。皮脂腺增生是指當皮脂腺過度增生,造成整個皮脂腺增厚,形成肌膚突起,外觀是單顆或多顆、淡黃白色的小突起,常見中央略凹陷像小火山囗。多半發生在30歲過後,主要與個人體質有關,但也可視為一種皮膚老化。

 

眼瞼黃斑瘤(黃色瘤) (Xanthelasma)

一種位於眼瞼的黃色柔軟斑塊,多在靠近鼻側內眼角或合為一大塊。皮膚病理下可見含有脂肪的泡沫組織細胞聚積在真皮內,而這些脂肪大多是酯化的膽固醇。高血脂患者不一定會長眼瞼黃斑瘤(50%的人沒有高血脂症),但長眼瞼黃斑瘤的患者,應該要抽血檢測血脂。

 

粟粒疹/栗丘疹 (Milia)

最常見的眼周脂肪粒。

粟粒疹的外觀與白頭相似,但其成分和病因卻有所不同。白頭粉刺是皮脂、細菌和死皮的結合卡了在毛孔開口處;粟粒疹則包含濃縮的角質蛋白,而且不一定在毛孔開口(所以擠不掉!)

粟粒疹是很常見的皮膚問題。當皮膚上有(肉眼不容易察覺的)微小傷口,皮膚在自行修復的過程中「太努力」,導致過多角蛋白堆積,而形成一個小囊腫。也有可能是由於皮脂被角質所覆蓋,不能正常排至表皮,從而堆積與皮膚內形成的白色顆粒。

Milia

粟粒疹多與以下情況相關:

  1. 遺傳
  2. 太陽傷害: 是啊, 日曬損傷是形成脂肪粒的最大原因!因為它會使肌膚粗糙、強韌,讓老廢角質不易代謝。又一原因要做好眼周防曬了!
  3. 擦傷 (例如:太用力揉眼睛/卸妝/卸睫毛! 會引起皮膚微型傷口)
  4. 其他傷口 (: 以為油脂粒是毛孔堵塞,很努力的去做眼周去角質)

 

所以,當你長了脂肪粒,先分清是哪種類型的脂肪粒。如果分不清且長時間不消退,就要看!醫!生!

 

眼周長了脂肪粒, 怎麼辦?

1.輕度的脂肪粒,不用管它,自己會消退。不要亂擠!

2.去看醫生: 當你分不清眼周附近長的是什麼類型的脂肪粒時,去看醫生!不要自己挑破脂肪粒,感染的風險很大!

3.溫和護膚,減輕眼周護膚負擔

不要做容易讓皮膚造成損傷的動作。卸妝護膚要動作輕柔!

4.注意防曬

如果你曬傷了,眼周附近就會出現傷痕,更容易長出脂肪粒。

5.不要過度去角質

過度去角質會造成肌膚的損傷,例如你用磨砂類去角質護膚品去角質,顆粒物與肌膚的摩擦必定會對肌膚造成一定的損傷!

購買此產品的客人,也同時購買了以下產品